介绍的这本书叫《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这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雷海宗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雷海宗先生是史学大家,后人评价他是“声音如雷,学问似海,史学之宗”。在这本书中,雷海宗先生认为兵的文化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什么人当兵、为什么当兵、军队的风气等因素是影响和决定民族精神的。他认为秦汉以上的中国是“动的中国”,秦汉以下是“静止的中国”,这是由兵的文化决定的。春秋时代是贵族当兵,冲锋陷阵,贵族以承担军事义务为责任、为荣誉,形成了一种全民尚武的精神,形成了一种愿意为国家负责的风气。通看《左传》,没有一个怯战避战的人,而汉代之后,开始实行募兵制,逐渐形成了“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的印象。雷海宗先生认为秦汉已降,中国是一种“无兵的文化”,武德缺失,文德盛行。这样不可避免导致虚伪欺诈之风。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兵的文化是公共精神的体现,是家国情怀的反映,而“无兵的文化”则意味着公共精神的缺失,民族精神的萎靡,所以雷海宗先生才认为秦汉之后的中国是静止的,是消极轮回的。
雷海宗先生的观点可能存在争议,但是我们要理解他发表这些看法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面临如此国难、如此危局,中华民族的希望何在,所以雷先生讲:“人类历史上的政治集团,无论大小,不为刀俎,必为鱼肉,若要两种都不作,是办不到的事。”他期待抗战既是抗战也是建国,希望经过艰难洗礼,能够重建“武”的民族精神,“生逢两千年来所未有的乱世,身经四千年来所仅见的外患,担起拨乱反正、抗战复国、变旧创新的重任,那是何等难得的机会!何等伟大的权利!何等光荣的使命!”
我想这本书既是雷海宗先生学术观点的表达,也是他坚信民族复兴的信念和期待。建议大家在军训中,读一读《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这本书,在军训中体会兵的文化、尚武的精神、武的中国。
---此处隐藏779字,下载后查看---
另外给大家讲个故事,《后汉书》中耿恭的故事。这个故事很有名,之前有部电影《十三将士归玉门》是讲这段历史的,前一段还有个纪录片《英雄之路》,第二集也是讲耿恭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东汉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总的来说采取守势,后来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汉明帝时期,汉军出兵车师,重新控制了西域地区,并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域都护府下设置戊己校尉,耿恭担任戊校尉,屯驻在车师金蒲城。
到了东汉永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5年的时候,北匈奴起兵2万人攻打车师,耿恭派遣300汉军前去救援,但是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北匈奴占领车师。耿恭先是退守金蒲城,后来因为金蒲城没有水源,他又率领将士退守疏勒城,在疏勒城困守了一年多。《后汉书》是这样记载的,“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诚同死生。”困守1年多后,东汉派来援军,解救耿恭将士,这个时候疏勒城的守军从最初的300人左右只剩下26人,幸存下来的这26位将士也是极度虚弱,返回玉门关途中,半数死亡,最后到玉门关的只有13人,所以称为十三将士归玉门。当时迎接耿恭将士回到玉门关的中郎将上表朝廷,就讲:“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而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仇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后汉书》的作者刘晔感叹道:“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义重于生”、“不为大汉耻”这就是兵的文化、尚武精神和“武”的中国。
军训是同学们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目的是提高大家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意识,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等。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加过艰难困苦的奋斗,人生阅历很有限。”所以,希望大家在军训中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斗争精神、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奋斗精神,去体会“义重于生”的“兵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