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布局突出“小而精”
---此处隐藏72字,下载后查看---
明确“高品质竹产品生产区和精深加工区”发展定位,高起点编制了《区竹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区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主要在搞加工、建基地、创品牌、强市场等方面着力,明晰从竹林保护、基地建设、产业培育再到竹资源研发、体制机制培育的竹产业发展“路线图”,重点打造“一线一园一宫”现代竹产业格局(“一线”即宜长兴百里翠竹风景线、“一园”即*·长江工业园区现代竹产业园、“一宫”即李庄影视城竹皇宫)。一是建设最美“竹景观”。大力实施“宜长兴百里翠竹风景线”示范行动,依托“宜长兴”胡坝村等一批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了百里翠竹生态示范区,建设美丽乡村风景线。力争到*年新增竹林面积5万亩,建成竹生态、竹文化、竹旅游等竹民俗特色村3个。二是筑牢最绿“竹屏障”。以打造“长江生态第一城”为目标,加强生态保育和建设,实施了城乡植竹造林工程,全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进天然竹林资源保护,力争到*年新改造低产竹林8500亩以上,培育丰产竹林5000亩以上。三是打造最强“竹产业”。投资10亿元建设长江工业园区100亩全市高端竹产品交易中心,建立竹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提供市场信息预测预警。实施了竹产业发展“一把手”工程,全面深化与国际竹藤组织、浙江农林大学等国际组织、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的合作,向浙江安吉、福建永安等重点竹产品生产集聚区派驻了招商小分队,每年引进竹产业龙头企业不少于1家,力争到*年全区培育产值上亿竹产业龙头企业3家。深度挖掘竹文化内涵,投资3亿元建设400亩李庄影视城“竹皇宫”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摄影和文创基地;每年举办竹文化竹工艺品创作大赛和以竹为主题的书法、绘画作品大赛,推动了竹编、竹雕等竹工艺品与酒、茶深度融合。
二、坚持产业富民,综合效益做到“特而强”
围绕“高端化、园林化、精品化”,按照“以二为主、接一连三”融合发展思路,聚焦竹食品加工、竹生态旅游、竹地板精深加工、竹工艺品四大领域布局设施、完善体系、培养人才,着力提升竹产业综合效益。一是做强竹产业精深加工。依托现代竹产业园,加快推进竹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到*年园区竹产业加工产值达*亿元。加快推进昶沣集团年产25万m^3无甲醛农林废弃物生态板项目建设,打造高端家具和板材产品,预计年产值达6亿元。扎实推进有正农业中国竹笋产业总部中心建设、新增3000吨竹笋精深加工技改项目,预计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加快清华启迪竹创园和西南首家竹产品研究院建设。推进竹产品知名品牌创建行动,提升有正竹笋、竹燕窝等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做优现代竹产业园区。以宜长线竹产业发展带为重点,发展了慈黄竹、雷竹、绿竹等食用竹类品种,提升了竹林基地综合效益。发展林竹立体循环生态种养,在宋家镇胡坝村创新“村集体+农户(贫困户)+产业大户”模式组建了共和专合社,建设1000亩“雷竹+红菇”脱贫攻坚竹笋产业基地,首批60亩红菇亩产4000斤以上,年收益*万元,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建设竹林科技示范园区,抓好竹子良种培育,规范化统一开展防治病虫害,竹苗成活率、竹笋产出率分别提高了96%、95%。三是做活竹生态旅游。大力实施“生态旅游+”工程,重点推进了云辰乔木景观百竹产业园、明威竹林马拉松赛事基地、钩尖江湖四海钓鱼频道实训基地等建设,打造一批集竹生态、竹观光、竹餐饮、竹体验等为一体的AAA级以上景区,实现了竹生态旅游与教育、文化、康养等融合发展。
三、坚持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力求“新而活”
突出理念创新、完善机制、理顺体制,构建利益联结、产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竹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推进竹子培育向竹林开发的理念转变,推进竹加工向竹旅融合的市场转型,推进林农竹农向竹工竹商身份转换,从而推动了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竹产业全面发展。一是创新企业联动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政策性资金的“推力作用”和社会资本的“主体作用”,对引入园区的企业,采取领导干部联系、区级部门联系、专合组织联系、园区农户联系“四联”机制,实现对园区企业政策、资金、市场、人力等联动扶持,形成了“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的农商互联、互利共赢的良好市场环境。目前,竹产业加工园实现竹笋年加工产量12万吨、综合产值10亿元。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整合示范项目进园区、财政资金量化试点进园区、返乡人员创新创业进园区,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合作经营关系,引导农民以林权作股份,建立林权股份合作社或发展公司,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平时务工、年底分红,增强了农民抱团发展和抗风险能力。目前,已组建林权股份合作社3个,发展公司3家,合作经营面积1.2万余亩,户均增收715元,增幅10.1%。三是创新产业联动机制。在做大做强一产、二产的同时,积极做优做活三产,实现了“挖笋伐竹、精深加工、竹文化游”一二三产联动、价值互动和品牌共享,让竹产业实现从卖竹、卖笋到“卖风景”“卖生态”转变,从卖资源、卖产品到卖“工艺”、卖“品牌”转变。围绕体验采摘、游览观光、垂钓实训、竹产业联盟冻库等产业联动发展,已建成3条特色竹旅融合产业带,年综合产值近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