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和全球变暖持续影响,各类重特大灾害事故此起彼伏,并逐渐从“非常态”转变为“常态”。xx位于南海之滨、毗邻港澳,作为超大型城市、先行示范区,人口密度全国第一,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前五,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大、地质条件复杂,是各类自然灾害多发的区域之一。如20xx年台风“杜鹃”造成xx人死亡,xx人重伤,x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x.x亿元;xxxx年“x·xx”短时极端强降雨造成xx人死亡;xxxx年“x·x”极端特大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xx.x亿元。这些惨痛教训深刻警示着我们,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已是迫在眉睫。
2024年x月xx日,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x次会议上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有力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2024年x月x日,第xx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支撑保障能力。
自20xx年以来,全国已有超x.x万个社区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各省市减灾社区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但社区防灾减灾建设相关研究成果总体而言仍相对欠缺。本文以xx市为例,分析了社区防灾减灾建设现状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社区防灾减灾现状与问题分析
xx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基层防灾减灾建设工作,20xx年,率先启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是全国最早开展减灾社区建设的城市之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基层防灾减灾的工作部署,xx市始终坚持思路创新、改革有力,围绕打造综合减灾社区“xx品牌”做出一系列探索和尝试。20xx年x月,印发实施《xx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实施方案(20xx—2023年)》,着重从顶层设计、宣传教育、队伍培训、业务指导、统一标准、树立标杆等方面深入探索全市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模式。20xx年x月xx日,xx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工作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xx项xx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举措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20xx年x月,xx市地方标准《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正式实施,该标准基于xx综合减灾社区创建经验研究编制。截至2023年年底,xx已有xxx个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占全市社区数量的四分之一,创建率居全国前列;全市所有社区(村)已全部完成xx综合减灾社区创建任务,实现xxx%全覆盖,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实现稳步提升。但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分布不均衡等客观环境的影响,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建设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此处隐藏4423字,下载后查看---
(二)强化保障,全力夯实社区基层基础。一是加大社区防灾减灾救灾的财政资金支持,建立社区防灾减灾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确保经费按时落实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鼓励社区拓宽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来源渠道,吸纳物业、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结合人口分布、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交通运输网络等特点,统筹救灾物资储备空间布局。建立储备物资管理台账,做好物资维护管理,确保物资装备的可用性。与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救灾应急物资协议储备,保障灾后生活物资和应急救援设备等供给。三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强化社区应急队伍、灾害信息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一体化建设,持续完善机制,加强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消防员、物业管理人员、楼(栋)长、志愿者等社区应急力量的突发事件处置和防灾减灾基础技能培训,加快建成装备精良、一岗多能、行动高效的社区应急处置队伍,织牢织密防灾减灾网络。
(三)多维联动,有效构建社区防灾减灾“一盘棋”。一是着重提升社区安全韧性的自组织性,强调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大力推动社区建立民主协商、全方位联动机制,确保极端灾害背景下社区仍能有效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组织、领导、动员和协调工作,鼓励社会组织、物业管理、企事业单位、居民、志愿者等不同主体积极参与安全韧性有关活动,强化社区共同治理理念,全面、系统提升社区协同治理能力。二是持续推动社区与街道应急管理、消防、公共服务办、派出所、医疗卫生、邻近社区等单位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规范化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活动;与辖区学校、医院、工贸企业、商场、物业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应急协同联动机制,有效提升社区自主组织韧性,确保社区面对极端灾害仍能科学高效地组织、领导、动员和协调应急处置各方面工作。
(四)文化引领,提升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减灾意识。一是建立宣传动员机制,整合社会宣传资源,推动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应急预案演练常态化、多元化,全面启动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宣教模式,持续通过电视、报刊、“两微一网”、教育基地等宣教平台和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日等契机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系列宣教活动,结合当地灾害特点,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吸引社区志愿者、居民主动参与社区防灾减灾工作,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二是构建社区安全应急知识宣传科普空间。实现每个社区都有防灾减灾宣教场地和专区,鼓励住宅小区、城中村及工业园区建设安全文化廊(宣传栏),构建社区“x分钟安全宣教科普圈”。在梳理已有防灾减灾培训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教育培训质量。三是鼓励社区居民开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和制订家庭应急逃生计划,掌握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和应急装备使用方法,逐步提升个人和家庭减灾能力;积极出台各种激励措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居民凝聚力和防灾减灾主人公意识,形成社区防灾减灾文化。
三、结语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既是各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落脚点、着力点,更是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核心。细化风险评估、加强经费保障、强化队伍建设、全方位联动、持续深化防灾减灾宣教培训,全面推进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有利于健全基层社区应急准备,提高基层社区综合减灾能力,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此,社区应当进一步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全面提高社区灾害抵抗力、适应力与恢复力,让社区更安全、更宜居,让居民更平安、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