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紧盯“三城五地”目标任务,坚持把城区作为强县富民的平台载体,按照“一轴、两翼、五片区”的城市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环节,从一点到一片,从一方到全域,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处隐藏150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科学把控城市发展方向。将全县作为有机整体,运用长远眼光、系统思维谋篇布局,遵循“科学规划引领、工匠精神建设、绣花功夫管理”,统筹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要素,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规划管控,顺利完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和25个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城市总规、控规、详规及绿化、亮化等专项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轴、两翼、五片区”整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持续强化县规划建设委员会职能,由县委书记亲自主持,统一审批管理城区各类建设行为,未经规委会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累计审议相关议题200多个,研究决策规划40余项,审定各类规划设计方案150项,从源头加强了对城区各类建设活动的有效把控。组织力量对2021年以来审批的75个城区建设项目规划执行情况全面监督检查,及时有效纠治查处违反规划行为,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80处、8000多平米,恢复土地9亩,确保规划严肃执行。
聚焦夯基筑台、强化支撑,多元汇集城市建设合力。把征地拆迁作为城市更新第一硬仗,运好依法依规和公平公正两大法宝,积极稳妥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攻克了一批“十年拆不下”的遗留问题,累计征迁土地5900余亩、房屋21万余平米,创造了用3天完成城关镇农贸市场1.3万平方米的经营区拆迁,28天征收S205省道改线项目建设用地1028亩的“**县速度”。把项目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有效支撑,紧盯国、省利好政策和投资导向,谋划实施城建项目75项,累计完成投资56.99亿元,其中争取地方债券、中央预算内、超长国债等资金15.56亿元。相继打通城区断头路15条,埋设地下管网40千米、完成道路改造11公里,基本覆盖了城区主、支路网,人均道路面积由2021年的14.11平方米增至14.78平方米,市民人均住房面积由36平米增至40.75平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至40.19%。北大街、支旗、盘旋路等片区旧城更新项目加快推进,干部群众多年期盼的西出口拓宽改造即将收官,贯通东西、辐射南北,联通飞机场、火车站的快速通道成州大道完成路基建设,桥梁等控制性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年底通车,将进一步强化东西轴向支撑,带动南北向(特别是城南区域)开发利用,形成新的发展空间。把群众期盼作为城市更新的方向目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盼,**师范学院圆满升本,县妇保院、实验小学及县第二、第三幼儿园建成投用,县二中迁建,县一中与成州中学校地址互换顺利完成,县中医医院、职业中专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建莲湖公园(二期)、打造青泥河4A级风情线及街心绿地、口袋公园等绿化景观20余处,规整和新建停车位3000余个,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加强。
注重内外兼修、标本兼治,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制定《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实施方案》,组建市政公用事业管护中心、水源地保护中心、供排水集团公司,在城区全面实施专业管理与市场运营相结合的环卫清扫保洁模式。制定印发《**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县“精致成州魅力家园”城市园林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县2024年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探索建立“职能+行业+网格”多元协同的城市管理体系,结合“双城同创”,制定城区市政巡查网格化管理办法,将城区划分为4大片区48个网格,严格落实网格巡查、分级管理、联合执法、广告及门头店招审批等制度,持续聚焦市容市貌提升、环卫作业提效、道路秩序提标、市场经营提质和园林绿化提档,常态化弥补短板、完善功能、促进规范。探索开展路灯编号、市政设施赋码管理运用,实现一码定位、一扫报损,提升市政服务便捷便利程度。组建**县视频融合平台,配备视频汇聚共享、视频使用分析、视频转码分发、行业视频赋能、场景AI分析、事件智能调度、安全防护等功能,构建起**县城市运行视频资源管理“中枢”,实现智慧城市视频资源“一屏统览、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满足了多样化的视频资源调度与业务使用需求,赋予城市“能感知、能思考、能决策、能指挥、能预见”的创新能力,让城市管理变得更高效、更智慧。
着力强化保障、汇聚要素,不断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将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托县属国有公司,组建资产总额50亿元级别的县级融资平台,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通过“向上争取、融资解决、自己筹集”多元化保障建设资金。加快推进暴洪灾后集中安置,积极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累计完成进城安置1081户近4000人,2023年末城镇化率达到54.19%,比2021年提高2.12个百分点。探索规范和扩大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范围,对城市市政公共资源依法依规收取有偿使用费,同步加大特色街区及路衍经济、摊点经济、夜经济等发展力度,充分利用充电桩、停车场、广告位、地下管廊有偿使用等方式增加城市经营收益,反哺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