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挖掘、托清底子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人员充实县非遗保护中心,落实了组织保障、工作职责、经费来源、宣传交流等工作责任。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分别成立专项工作组,落实了专职工作人员;在有非遗项目的村居设立非遗工作小组,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确保了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全面推进。
研究制定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方案》,明确了工作意义、方针原则、任务目标、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全面普查和摸底调研阶段、深入开展和重点保护阶段、补充完善和总结成果阶段。同时,明确了保护工作的主要范围。
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全县600余个村庄,采访百姓6000余人,搜集非遗线索4000余条,结集出版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县)》五卷。目前共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12项,其中国家级1项(××手绣),省级4项、市级43项。
二、强化宣传、注重传承
---此处隐藏1781字,下载后查看---
2、高标准建设非遗展馆。全县共建立乡镇非遗展馆(历史文化展室)28个,村级35个,展出各类实物12000多件,并配以图文并茂的板块,展示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区域、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传承谱系以及目前的保护现状。同时,发挥雪山风情街地理优势,吸引社会资金,设立“民俗一条街”;高标准建设了××布艺文化展馆和龙家圈桑皮纸非遗展馆,展示了我县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游客和群众直观感受到××原生非遗文化魅力。
3、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机制。申请上级有关部门和县财政安排了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非遗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宣传、非遗传承人培养,扶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活动的开展,以及配备办公设施和器材等。近年来,先后投入150余万元对全县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行了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团体等进行了扶持。
四、打造品牌,推进非遗项目企业化
1、打造文化产业品牌。邀请人民日报、省、市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对××、××等优秀非遗项目进行全方位宣传,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20××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们抓住有利时机,继续做大手绣加工业,整体推介“××手绣”品牌,目前发展从业人员1000余人,从业妇女年均增收1800元。省级非遗项目××、××也日益壮大,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2、积极探索“文化+”模式。深挖优势资源,做好“文化+”的结合文章,××镇以知青大院等为载体,做活红色文化文章;××村以××禅院景区、××寺旧址等为载体做活佛教文化文章;以××镇×村手绣、××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载体,做活民俗文化文章。以“文化+”思维引导贫困村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贸为用”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非遗资源,扎实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大力扶持“非遗衍生品电商”,发展“互联网+传统工艺”模式,带动贫困村民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