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更应与时俱进,开拓思想,充分实现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践行教育初心潜心立德树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以德润童心为育人体系,强化优质发展。学校每年挖掘“最美童心教师”“最美童心少年”“最美童心家庭”榜样典型,学习雷锋精神,树立身边的模范标杆,激励全体师生凝聚正能量,以德树人,以情育人,以智启人。
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德育教育实践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需要耐心、智慧,更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创新方法,提升德育教育实践。学校秉承“童心教育”核心理念,提出“博文润校园、多彩映童心”的育人目标,以“童心感恩节(感恩教师、感恩父母)”“童梦科艺节”“童真读书节”“童趣灯谜节”“童乐体育节”等活动为办学特色依托,开展形式多样、层次立体的德育工作,凸显育人特色。
---此处隐藏899字,下载后查看---
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学校从德育工作全局出发,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文化长廊、文化墙、宣传栏、LED显示屏、黑板报等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学校从小学生心理特征出发,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意识,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重视实践育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美好品德。每年学校举行研学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传统节日文化为活动契机,针对不同年级制定别样的德育作业,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与热爱,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文化自信心。开展丰富的科技、文体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家校联动聚合力协同育人谋发展
家校社协同共育已成为“双减”背景下的主旋律和新路径,中小学德育教育需要以学校为主导,但同时也要加强家庭的育人责任意识,唯有家校协同育人才能使德育效能实现最大化。作为学校,要积极争取家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增强思想认同感,减少沟通距离,完善合作机制,优化育人方式。学校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创建家委会沟通渠道,建立家校之间联系的常态化机制,引导家长注重培育家庭、家教与家风,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大树德育之风,才能让校园处处盛开德育之花。作为学校教育者,在丰富学生知识、拓展眼界思维的同时,更应该启迪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激励更多的孩子积极主动、健康成长,德育启智,德润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