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整软、提标、抓点、树优、强品”为目标,以“三个注重”为抓手,选好育强乡村振兴“领头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保障和智力支持。县村(社区)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党内法规执行能力提升暨落实《中国共产党员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专题研讨班开班典礼
一、注重“选拔”,配齐配强队伍
始终把建强村书记队伍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的重中之重,在严格标准、拓宽渠道上用实招。严格把好政治关。印发《县村(社区)“两委”干部背景审查联审工作制度》《县关于实施村(社区)“两委”人员备案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全县名村(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严格实施任前联审和县级备案把关,切实做到任前底数清、情况明。多渠道选才用才。印发《关于选派优秀党员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通知》《县推进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居)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工作的实施方案》,鼓励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动实现了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员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坚持梯次储备人才。明确选人标准,严格选人程序,每村按照不少于:比例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库,
---此处隐藏386字,下载后查看---
共储存村级后备力量余人,有效拓展了“源头活水”,并探索推行后备力量“跟岗”锻炼机制,有效提升后备人员能力素质。
二、注重“培育”,增强队伍素质
按照“因需施教、分类培训、学用结合、系统实用”原则,依托县委党校、乡镇党校、猴场会议会址等教育培训资源和载体,抓实村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化理论学习。以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合理运用“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引导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增强综合素质。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村社合一”、城乡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工作方法等重点内容纳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培训规划,并通过现场观摩、以会代训、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党组织带头人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每年举办不少于期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乡镇(街道)常态化进行培训,实现培训重点内容全覆盖。提升道德素养。印发《县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点(寨)创建方案》《县深入开展“喜看家乡巨变脱贫不忘党恩”志智双扶活动实施方案》,以文明培育为核心,依托新时
代大讲堂、乡村振兴专题讲座等平台,不断增强村党组织书记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倡导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展现党组织带头人的优良道德风尚。目前,开展“喜看家乡巨变脱贫不忘党恩”志智双扶活动余场次,开展“家庭荣誉墙”观摩次。
三、注重“关爱”,强化严管厚爱
坚持以“学得懂、摸得清、喊得动、拉得出、做得成、叫得响、靠得住、过得硬”的“八得”干部为目标,多途径关心关爱,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活力。严格备案管理。严格贯彻落实《贵州省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坚持党管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适、坚持凡进必审,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凡动必备,严格备案管理程序,大力选拔敢抓敢管、实绩突出的好干部。抓实待遇保障。采取“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工龄工资”结构化待遇制度,建立村(社区)“两委”干部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标准为村(社区)“两委”干部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加大定向招聘力度,每年为村(社区)“两委”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次健康体检。同时积极配备现代化村级办公设施,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工作负担,落实各类基础保障(办公经费一类村<社区>万年、二类村<社区>万年、三类村<社区>万年)。加大选树力度。通过积极选树身边的典型,深入
挖掘动人事迹,对先进典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总结和宣传,引导其他村党组织书记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年,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获得县级及以上表彰人次。其中,获得省级表彰人次(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表彰人,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人);获得州级表彰人次、县级表彰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