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是全国先行的乡村振兴工程,展现了从“千万工程”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和未来乡村美好图景
城乡关系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对关系,城乡关系是否协调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向现代化国家成功迈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是从破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的基本矛盾出发,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回应。2003年,浙江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表现突出,集中反映在农村人居环境“脏、乱、散、差”,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面临着重塑工农城乡关系的历史性新课题。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省有条件、有必要、有责任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全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而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浙江省作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的使命担当,也是赓续“千万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路的走在前列的先行实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表象层次上是着眼于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通过推进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等改变村容村貌的过程,实质上是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亲自谋划、推动实施的一项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优美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二十年来,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展,浙江由“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不断跃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场景加速呈现。可以说,浙江“千万工程”的目标要求指向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内在契合的,浙江今天乡村振兴的领先优势也是源于“千万工程”在全国的率先谋划与实施。
“千万工程”加速了浙江农业乡村现代化进程,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毫无疑问,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千万工程”基于中国国情特色的伟大实践展现了中国式农业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本质的要求。
---此处隐藏2496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体现坚持自信自立。“千万工程”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大变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机制,改变“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社区”的状况,彰显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是体现坚持守正创新。二十年的“千万工程”,注重把中央的精神与浙江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创新性的战略思路转化为具体工作载体,把基层群众创造的创新经验提炼为指导工作的思路方法,绝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的内涵和建设内容,不断拓展“三农”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与时俱进的“三农”科学发展之路。
四是体现坚持问题导向。“千万工程”是源于农村环境“脏、乱、散、差”表层次的问题,同时也注重深化、拓展和解决深层次问题。浙江联动推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解决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制度性障碍,不断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形成了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引发的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大格局。
五是体现了坚持系统观念。“千万工程”始终坚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把村庄规划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从面上引向深入;坚持以系统战略思维推进“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形成了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系统闭环。
六是体现坚持胸怀天下。“千万工程”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遵循世界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二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千万工程”不仅为全国创造了鲜活经验,也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各国更好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