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基固本促融合,党建引领谱新篇。始终将党建工作置于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精心组织学习“第一议题”达50项,并建立起完备的学习效果跟踪落实台账,确保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围绕6个专题开展热烈且富有成效的交流研讨,引导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每一项决策事项均经过集体深入讨论、审慎决定,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大力深化实施“六大红色工程”,成功创建5个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让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同时,全年在AAA公众号发布报道60篇,积极接受媒体宣传采访5次,不仅在内部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更在外部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了广泛关注。
(二)精耕细作强队伍,人才汇聚促发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理念,选拔出10名德才兼备的中层管理人员,为企业发展注入中坚力量。大力推进“XX英才”“师带徒”工作,精心安排15名年轻干部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高度重视人才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培训30场次,累计培训员工1000余人次,全方位提升员工专业素养。202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成绩斐然,有15人顺利通过,目前公司拥有一级建造师80人,持证数量达120本。注册安全工程师且从事安全岗位的有10人,占安全专职人数比例为30%,为企业安全生产筑牢人才根基。
(三)常抓不懈保安全,风险防控筑屏障。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着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流程30余项,让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组织安全培训20次,培训员工800余人次,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加大安全投入,全年投入安全资金500万元,用于安全设施升级、隐患排查治理等关键环节。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年安全事故发生率较去年下降20%,且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四)精雕细琢抓管理,生产经营结硕果。持续优化生产流程,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创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产品产量较去年增长15%。秉持“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加强质量管理,产品合格率达到98%,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严格成本控制,从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精打细算,全年成本降低率达到8%。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000万元,较去年增长100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800万元,完成年度指标的110%,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处隐藏3091字,下载后查看---
(二)优化人才体系,激发队伍活力。优化人才结构。制定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计划,与知名高校、猎头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对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等优惠政策。畅通职业通道。建立多维度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明确管理、技术、技能等不同序列的晋升标准和路径。开展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定期开展岗位竞聘,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强化精准培养。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员工岗位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开展“订单式”培训,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针对企业急需的技能和知识开展培训。建立内部导师制度,选拔经验丰富的骨干员工担任导师,对新员工和年轻员工进行一对一指导。完善激励机制。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建立绩效与薪酬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和贡献。设立创新奖、突出贡献奖等多种奖项,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开展优秀员工评选活动,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筑牢安全防线,守护企业发展。压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将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定期组织安全专家和专业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确保安全风险可控在控。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修订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完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四)精益生产经营,提升企业效益。精准市场营销。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成立市场调研小组,定期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情况,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依据。制定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设备升级。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制定设备更新计划,逐年淘汰老化、落后的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化内部管理。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开展流程再造工作,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简化繁琐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
(五)激发创新活力,推动转型升级。培育创新文化。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定期开展创新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创新经验和成功案例。设立创新奖励制度,对提出创新想法和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氛围。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资源整合,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创新平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支持合作项目的开展,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完善创新激励。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设立创新项目专项奖金,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对在创新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在晋升、薪酬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六)聚力重点工程,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沟通协调。成立重点工程协调工作小组,加强与周边居民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周边居民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如发行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严格跟踪评估。建立完善的重点工程跟踪和评估机制,制定项目进度跟踪台账,明确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和时间要求。定期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