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中心组“发扬斗争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3-08 来源:网友投稿

同志们: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斗争精神镌刻在GCD人的血脉之中。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以新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丰富和发展其斗争精神和革命理论。在《GCD宣言》中斗争一词共计出现了56次,这也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斗争基因深深镌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血脉之中,并将GCD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政治基因代代相传的有力印证。斗争精神也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品质之中,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质,更是中国GCD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下面,围绕专题研讨交流会主题,我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党的教育事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软实力支撑。在发扬新时代

的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始终秉持为党育人的初心,致力完成为国育才的使命。

保持奋斗姿态,砥砺斗争意志。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教育发展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大是大非问题,没有什么可隐晦、可商榷、可含糊的。直面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发展呈现的复杂形势,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统筹教育发展和意识形态安全,全力以赴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四有新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发展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不可缺少斗争精神。一方面要依靠顽强斗争闯出事业发展新天地。应根据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评估意见,科学分析院校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及聚焦现实挑战,积极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另一方面要敢于和自我作斗争。教育工作者必须克服自我惰性,拓宽个人发展路径,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此外,在党的教育事业中还必须培育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争意志,做敢于担当的斗士。在面对教育领域的决策风险、意识形态风险、校园安全等风险之时,

---此处隐藏2916字,下载后查看---

凡事需要符合规律和发展方向以及科学思维才能成功。总书记对新时代GCD人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本领寄予厚望,要求党员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勇士。我们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多样化风险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思维方法为指导,开展更加系统化的斗争。斗争的过程中涉及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准确评估、化解危机、反思提升等一系列逻辑递进的斗争环节。我们需要不断总结斗争中危机的生成、扩大、变化及化解的客观规律。通过深入的研究,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精确评估风险与危机的类型,采取多种分析和研究方式,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准确揭示在斗争中可能存在的偏差性与虚假性。

增强忧患意识,讲求斗争艺术。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具备高度的忧患意识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示化解教育风险,打赢教育攻坚战所需要的科学思维之一。通过加强对遮蔽性问题和隐匿性矛盾的准确认知和创造性去蔽,可以对风险和问题进行科学的研判和预防,从而为解决党的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

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在新时代的斗争中,必须牢牢把握科学规律,善于运用斗争的智慧与掌握斗争的艺术。只有把握斗争规律,才能够智慧地避免无谓的斗争,也才能更加艺术地进行斗争。智慧斗争艺术斗争是新时代教育领域贯彻和发扬斗争精神的应有之义。善于运用斗争的智慧与掌握斗争的艺术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当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的斗争任务时,要敢于出击、敢战能胜,从千磨百折中提升斗争艺术和凝练斗争智慧。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材料来自:官网:10605423,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