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防洪排涝问题与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xx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北与xx省毗邻、西与江西省交界、南与广东省相连、东与台湾省相望。南北最长为530km,东西最宽为480km,陆地国土面积12.14万km2。辖内设有1个副省级市、8个地级市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85个县(市、区),基本构成了具有xx特色的海峡西岸城市群,极大地推动了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和文明。但xx省又是台风暴雨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省份,城市防洪排涝问题越显重要,越受社会关注,很有必要对城市防洪排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确保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1.洪涝灾害特点

(1)地形地貌特别。xx省境内群山耸峙,丘陵起伏,山高丘陵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形架构由闽西和闽中两大山脉构成,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西部有以武夷山脉为主的xx省与江西省交界大山脉,中部有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连成的大山脉。

(2)境内水系发达。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667条,流域面积1000km2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赛江和木兰溪等“五江一溪”,是xx省城市群诞生的重要摇篮、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文明的重要载体,但也对城市防洪排涝构成较大威胁。

(3)天气系统复杂。xx省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受西风带东亚大槽、xx低涡(低压)倒槽、锋面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控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使得xx省为中国东南部主要暴雨区和台风区,洪涝灾害多发、频发。造成xx省城市洪水内涝的主要成因主要是台风暴雨、锋面暴雨和短历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尤其是锋面雨和台风暴雨。

---此处隐藏2735字,下载后查看---

(1)全面抵御外江洪水。21世纪初和“十五”期间,xx省实施开展了千公里江堤建设,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得到大幅度提高,设区市防洪标准达到或超过50年一遇,福州市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县(市、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到50年一遇。按照防御外洪和治理内涝并重的原则,须加大力度加高加固城市防洪堤,有效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力争设区市防御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市、区)防御标准达到30年一遇到50年一遇,全面抵御江河洪水对城市的侵袭。

(2)有效拦截山洪来水。xx省多数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集雨面积高达数十到数百平方公里,城市周边即使建有水库,库容也不大,拦峰削峰能力有限。一旦发生暴雨,山洪短时间内直接流入城区,加剧城市内涝。防止山洪进城已成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xx省其他城市应借鉴福州市主城区和宁德柘荣县“高水高排”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经验,加快推进“高水高排”等大型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最大程度削减山洪入城,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3)有力抽排内河涝水。针对内河排涝能力不足问题,xx省应有序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内河排涝闸泵站强排能力,避免汛期外江水位顶托对城市排水管道排水能力造成影响。同时县(市、区)应强化城区内河清淤疏浚及清障拓宽等整治措施,打通断头河,贯通骨干河道,促进城市河网水系有效连通,确保城市内河排水通畅,提高城市内河行洪排涝能力。(4)全力疏通地面积水。针对低洼地带和道路容易积水问题,县(市、区)应加大城区排水管渠新建、改建力度,打通连接断头管,完善城市排水管渠系统,提高城市管渠排水标准。新老城区应推进雨污分流和排水管网改造建设,提升城市排水管渠整体排水能力。易涝区域路面采取加密雨水口、增设线性排水沟渠等措施,加速路面排水。同时,有条件的县(市、区)应配备大功率大流量排涝设备,提高城市低洼地带应急排涝能力,有效解决城市低洼地带和地下空间涝水问题。

(5)有序运用海绵蓄水。福州、厦门两市已列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福州市重点新建改扩八一水库、登云水库和琴亭湖、晋安湖、旗山湖、西湖“四湖两库”等环城湖库体及雨洪公园建设和城市水体串珠式联通工程,增加城市水体的总体调蓄能力,同时开展了海峡奥体、三江口、鹤林片区海绵建设试点。厦门市创建马銮湾和翔安新城两个海绵项目建设试点,实施排洪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公园水系建设。其他设区市和县(市、区)应借鉴福州、厦门两市试点建设经验,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采取“蓄、滞、净、用、渗、排”等措施,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蓄水、滞水和渗水能力。

(6)科学防范自然降水。为加强极端天气预报和监测,省气象部门在8个设区市先后建成了8个气象雷达站,组成了覆盖全省的雷达观测网,大幅度提高了短期天气预报和短时重要天气预报及定量测量降水水平,适时为防汛部门提供短时强降雨预报和重要气象预警。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应强化基层防汛指挥体系建设和会商预警制度,创新提升“三个在前、三个精准、三个联动”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对可能致灾的台风和暴雨及时作出气象预警、防御部署和指挥调度,科学防范极端、异常天气带来的危害。

《关于城市防洪排涝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