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遵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的原则 讲稿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中国GCD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需要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增强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需要正确判断形势,准确把握改革面临的时与势、危与机、有利与不利,为改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需要顺应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明确改革目标任务、优先序、时间表、路线图;需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铲除顽瘴痼疾,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需要广泛凝心聚力,形成有利于改革的舆论氛围、政治生态和外部环境,所有这些,一刻也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根本在于有A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有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都要由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号令。各级党委(党组)要落实领导责任,紧密结合实际,谋划好、推动好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抓好重大改革举措的组织实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改革,做到既挂帅又出征,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要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坚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充分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改革的动力源自人民,改革的成效要由人民来评判。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根本目的,改革就能牢牢占据道义制高点,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充分激发人民主人翁精神,汇聚蕴藏在人民之中的无穷智慧,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改革就能拥有最广泛、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让人民来评判,改革的靶向就会更加精准,改革的成效就会更加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根据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设置改革议题,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中寻求改革的金点子、妙法子,使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

---此处隐藏3347字,下载后查看---

法治是国家治理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革是一个通过革故鼎新增活力、添动力、聚合力的过程,需要依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有序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坚持法治和改革同向发力、同步推进、相互促进,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有效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以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成效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要考虑法律依据,需要制定新法的,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推动制定相关法律,特别是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按照法定程序获得授权:现有法律不适应改革要求的,及时推动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废止,防止一些过时的法律条款成为改革的“绊马索”。要注重运用法治威力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升为法律,使之成为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把法治信仰、法治权威、法治效用贯穿和体现到改革的全部实践中。

六、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相互作用的系统。用全面系统的、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深度融合,各种社会矛盾深度交织,更加需要我们用系统观念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推动事业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联度高、协同性强,许多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能单打独斗、单兵突进,也不能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善于运用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系统谋划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各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全会《决定》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全篇贯彻着系统观念,落实好全会重大部署也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事关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要从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找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发力点,促进这些重大关系更加平衡协调,更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制定每一项具体举措,都要有全局观、整体观,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切实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防止顾此失彼甚至相互掣肘。要把握改革举措出台的时机和节奏,既不能急躁冒进、随意抢跑,也不能消极等待、错失良机,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影响,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释放出最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