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3-08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县委、县政府精准领会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深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严从实履行环境保护工作主体责任,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坚决有力治理污染,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全县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未发生恶性环境污染事件。现将我县环保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环境质量整体状况

水环境质量状况。十三五以来,我县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河流断面年均水质均能达到划定的水域功能类别要求。*江水质达到类水质标准,*水库水质从劣五类大面积改善提高达到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质量状况。2016年以来,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47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点全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状况。2016年以前,我县空气质量每年均能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县化学需氧量下降*%、氨氮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吨,全面完成责任目标。声环境状况。2022年*县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状况等级为三级(一般),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等级为二级(较好),县城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核辐射状况。境内存在辐射、射线装置的卫生、电力、通讯系统已进行规范整顿。全县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未发生任何辐射安全事故。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一是从严从实明责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新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出台《*县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县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全县63个乡镇设立环保办,全面建成县、乡镇、村三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十三五以来就环保问题累计问责50余人。二是创新改革强保障。组建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制定出台《*县环境污染防治专项改革方案》《*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试行)》等改革方案17项。2022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对2021年离任县委书记、县长基准年和离任年的生态环境情况根据32项具体指标分别打分,2023年3月、5月中央深改办和中央电视台分别到我县调研和采访报道。三是推进创建聚合力。编制完成《*省级生态县建设规划》和*8个省级《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累计创成省级生态乡(镇)*个、省级生态村*个、省级环境友好型学校*所、市级生态村*个、环境友好型学校*所、环境友好型社区*个、县级生态家园*户。十三五以来,全县在环保相关工作推动中共投入财政资金*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亿元,县本级财政投入*亿元。

---此处隐藏8531字,下载后查看---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系统研究和健全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进一步在全县构建起党政主导、企业治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多元共享共治格局。

(二)进一步坚持铁腕治污,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污染减排年度计划,确保年度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重点流域整治等的资金投入,分期解决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安全隐患、环境污染扰民等热点问题。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点加大对城市烟尘、工业粉尘、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等的防治力度,尽快编制落实《*县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县十四五环境保护规划》,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及转运设施建设,开展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场地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作。(三)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按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各项生态细胞建设任务,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县建设。加快制定绿色文化体系实施方案,多形式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和四好村创建,培育一批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典型。启动实施大规模绿化*州行动,大力推进天保二期、退耕还林、城乡绿化等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低碳循环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美丽*二期建设,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创建工作。

(四)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把项目入口关,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加大处罚力度。深化环境网格化监管,健全两法联动机制,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纠正执法不到位、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加强监测监管协同配合,全面提升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严格防范重点行业环境风险。及时有效处理环境信访投诉问题,确保信访稳定,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环保组织保障。结合环保机构体制改革和我县环保实际,适度增加县级环保部门行政、事业编制,继续推进环保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基层环境污染防治应急能力建设。重点乡镇配备专职环保人员,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充实执法工作力量。以环境突发事件等系列应急预案为基础,建立起环保、安监、公安、住建、交通等多部门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构建起全域全防全控的环境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