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战略之举。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既能发挥汇聚民心、振兴文化、树立形象的作用,也能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本文从考察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思路,为其他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建设现状

我区按照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用的总体建设原则,以传播新思想、构筑新生活、引领新风尚为工作目标,把试点工作与乡村振兴、公园城市建设、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等中心任务紧密结合,着力打造机制活、服务好、效率高的文明实践环境。截至2022年底,我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9个、实践站180个,实现了全域覆盖。在2020年全市创建的100个市级示范点位中,我区1中心4所5站共10个点位成功创建市级示范点,创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截至目前,我区已迎接省内外参观学习团体70余批1300余人次。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文明实践品牌建设

第一,打造理论宣讲品牌。组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由驻区高校专家学者、机关干部、党校教师、最美人物等组成,分赴村社院落、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等地开展走访调研、分类备课、集中宣讲。建构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宣讲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农家大院、田间地头,讲大白话”“农家话,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二,打造示范引领品牌。持续开展最美新农人评选活动,按照每月一类别、每月一评选方式进行,营造学习先进、敬重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此处隐藏5866字,下载后查看---

(二)健全工作保障机制第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可通过社会捐赠、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国人普遍有反哺家乡、回馈桑梓的情感。可以通过举办活动吸引从本地走出的名人、优秀企业家等捐赠,助力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第二,要加强对公共文化空间的管理保障工作。为乡村地区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活服务保障,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指数。既要保障有充足的文化活动场地,也要保障场地能对村民免费开放,并能充分利用起来。加强对乡村地区文化设施运营的巡检,建立村民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实现闭环运营管理。同时,可以将乡村地区的文化场所和设施交由本村志愿者或村民管理,方便村民使用,为村民文化活动提供场所。

(三)创新活动内容,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要

第一,要畅通村民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反映的渠道。活动前收集群众需要,让群众可以按需点单;活动后收集意见建议,以期下次活动可以办得更好。第二,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村民是农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要让村民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举办乡村歌舞、草根艺术节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表演的舞台和机会。(四)深挖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盘活乡村文化

第一,要保护、留存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乡村物质文化遗产。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和文化资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中华文明。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文物遗迹、宗族宗祠、革命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能留住乡愁。如我区的土城村,作为客家人的聚居地,其民族风格的建筑和风俗,就需要加以保护。第二,要让民间技艺代代相传。中国传统民间技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将保护与开发利用民间技艺结合起来,展示其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通过市场化渠道,以商业化模式促进保护,让民间技艺焕发活力。如我区的棕编是颇具我区特色的一种技艺,应充分保护并开发利用起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培训学习班,加大对棕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第三,要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故事。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在某些方面反映了本地方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蕴含着当地居民的伦理价值观念,是乡村家庭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素材。挖掘宣传本土优秀的民间故事,可以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本地的优秀历史人物,通过树立榜样,引领村民崇德向善。第四,让乡村文化走出去。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由乡进城,城市里繁重的工作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乡村地区充满了向往和期待。而互联网的发展,给乡村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和方式。有序建立本地官方微博、AAA公众号、抖音等互联网络平台,利用官方媒体的优势扩大知名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宣传、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