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实验学校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挖掘百年老校、**路历史文化街区等江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每一位大成少年打好人生底色,扣好学生第一粒扣子。
一是扩充思政大师资,坚守立德树人。精准核心点。2023年学校和**中学、第三中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大中小思政课建设学校联盟”,引入中学甚至大学的思政师资,为思政一体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构筑同心圆。学校党政负责人带头上思政,设有专职思政教师,建立班主任、学科教师两支思政队伍,通过六大学院系列化培训,造就了一支高层次教师队伍,形成全员育人氛围。整合育人链。学校联动家、校、社,整合资源,形成多维育人链。思政队伍中有各行各业的家长代表、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红色基地讲解员等。目前学校思政导师近三百名,形成协同效应,使校内和校外相互支撑,既有教育温度,又有理论深度;既有课程宽度,又有学习热度,真正让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高度。
二是打造思政大课堂,坚定文化自信。“思政课”之“大”,在于打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等限制,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学生的获得感。学校紧扣大思政主题,校内“一体两翼六园八楼”,打造“思政成长微时空”,让学生们走近传统文化,触摸红色基因。恩玲楼门厅的“mini博物馆”每月上新,先后与**革命博物馆、**戏曲博物馆等合作,精心配置展品,设计互动环节和实践游戏,让学生在观赏、聆听、触摸和体验中感悟文化之美。学校将原有的“蔬圃”进行了翻新改建,建设了以“寻味o问道”为主题的中草药文化馆,与百年老字号“李良济”建立共育联盟,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们在动手种植、养护、采摘、切片、捣药、碾制、调配的过程中,对中医药学产生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校外思政教学场域也持续拓展,形成“一带两路六馆八站”的文化基地,学生行走在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沃土上,通过现场体验,深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同时以驻苏两个部队(陆军与航天航空)为拓展点,成立冒小驰中队和蓝天中队,以此延伸思政大课堂场域,丰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夯实爱国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三是构建课程大群落,坚固育人范式。夯实国家课程,基于学情,提倡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打造精品课,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和动能。丰富活动课程,学校每年开展“一团四节六礼”。“红色小兵团”:作为省级少年军校,学校联动部队,建立共育机制。紧密契合重大纪念日,结合国旗下讲话、晨会、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等实施课程联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全校学生开展军训活动,每年六月底组织百名学生与家长前往常熟沙家浜进行沉浸式训练与教育。“精彩四节”:古城文化节、百年银杏节、德润阅读节、文光科技节,引导学生全面体验传统文化。“经典六礼”:一年级入学礼,怀古承仁;二年级入队礼,筑梦正义;三年级成长礼,颂恩启智;四年级少年礼,自信明理;五年级换巾礼,笃行至信;六年级毕业礼,志存高远。通过庄严隆重的仪式,突出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道德准则,在孩子们心中萌生美好的成长期盼。研发项目课程,学校以“九十六个学习项目”为支架设计课程,推出《基于姑苏文化记忆的项目化学习》课程3.0版,通过“两大理念”“四大主题”“九十六个学习项目”架构项目化学习课程体系,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对典型特征的人、事、物做深层次了解,从历史、人文、审美、科学的角度做出新时代的表达。课外以“十二项活动体验”为抓手实施课程。借助周边区域优势,让学生在多彩的体验活动中厚植爱城爱国情怀,坚定“强国有我”信心,赓续红色血脉。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