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提纲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上半年,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3亿元,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增速1.2、2.4个百分点,总量位列全区第5位,增速位列全区第11位,较去年同期下降4个位次,与一季度持平。

三次产业“同步增长”,第三产业拉动减弱。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7:40.7:51.6(上年同期7.9:40.2:5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3%、42.9%、44.8%(上年同期13.3%、39.5%、47.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1.6、1.7个百分点(上年同期0.8、2.4、2.9)。

九大行业“八增一降”,建筑业贡献突出。九大行业除房地产业外均实现正增长。横向对比各行业,建筑业贡献突出,增加值增长10.6%,上拉GDP增速0.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下降0.4%;纵向与一季度相比,工业呈恢复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6%,一季度为-1.3%,实现由负转正,上拉GDP增速0.7个百分点。

二、主要领域运行情况

---此处隐藏3196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服务业在“规模效应”下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持续减弱。近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三产增速呈波动趋缓态势,拉动作用呈下行趋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尚处于起步阶段,至今尚无月度新增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相关政策措施仍需持续加力。二是服务业重点行业呈下行趋势。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看,支柱行业降幅明显。1—5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55.2%,同比下降5.6%,下拉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0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下降26.8%,下拉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8个百分点。从其他行业看,运行依然疲软。如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25.9%,降幅较1—5月(-24.2%)进一步扩大;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回落0.9、0.8个百分点。

(三)投资结构不优、未来支撑不足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续建项目余量告罄、新建项目接续乏力。上半年,全市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0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达90%。全市新入库项目115个,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仅2个,10亿元以下5亿元及以上项目仅3个。支撑全年投资的新项目、大项目落地慢,开鲁源网荷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拟履行废止程序,第三批风电大基地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年内难以实施,“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亿元)、扎铝二期工程等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亿元)仍未开工。二是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仍呈下降态势。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2.2%,降幅较1—5月收窄11.5个百分点。从投资支撑看,过于依赖新能源产业。新能源领域投资完成100亿元,增长49.3%,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3.1%,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从产业内部看,服务业投资下降17.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6.0%,下拉第三产业投资增速15.6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下降83.8%,下拉第三产业投资增速15.9个百分点。从未来发展看,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不足。工业企业技改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规模小,占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1%和0.5%,且均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19.7%和66.7%。

(四)消费供给单一、需求持续低迷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汽车消费持续下降。上半年,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实现19.1亿元,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33.3%,同比下降9.5%,降幅较1—5月扩大2.1个百分点,下拉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3.6个百分点。汽车市场供给不足,仍以燃油车为主,虽然新能源汽车增势强劲(零售额增长112.9%),但本地专营新能源汽车4S店只有两家(华为和比亚迪),热销的小鹏、理想等品牌均未在本地经营,大量客户外流,加之充电配套设施滞后(特别是旗县),严重限制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二是限上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不够。上半年,全市月度新入库7户贸易企业及个体户,共实现零售额0.3亿元,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2%,拉动力有限。三是消费释放不足。6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0%,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消费潜力释放不足,多元化消费场景亟待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