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民众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但城乡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现象,无论是居民收入、基础设施还是产业竞争力、生态环境均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情况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这与农村发展不够充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生态污染等存在关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强调绿色发展,注重城乡共融合,指出农业农村发展需在可持续理念下有序推进,进而打破当前农村发展困境,有效应对农村发展存在的矛盾冲突。2020年我国已经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这一重要历史任务,但在过往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给实现中国的绿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城乡之间的差距,保证新时代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积极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业绿色发展。
一、乡村振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2018年,我国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指导性意见,强调要努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农业供给侧结构完善过程中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促进乡村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乡村振兴战略中主要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给我们的发展经验就是要实现绿色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国家要推进乡村振兴,最主要的抓手就是要推进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现在面临着一系列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妥善地处理好资源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清洁和绿色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自己。与此同时在农业绿色发展最终所取得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与人体健康也对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因此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应有之义。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处隐藏7435字,下载后查看---
人才的匮乏,人力资源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农业绿色现代化发展中,应关注如何加强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总书记指出提高农民素质能够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培养新型农民队伍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经营能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离不开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在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需注重如何强化新型农民绿色理念,使其具备绿色文化、绿色技能,能够在产业发展中进行绿色经营。这一方面需要鼓励城市民众通过下乡建设的方式充实农村人才队伍,政府部门需为农民返乡提供更多支持,如为其推出创业扶持政策等。另一方面需为农村民众提供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向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创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思路,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建设、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就业,运用政策导向等渠道营造和谐稳定的农业产业发展氛围,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形成人才保障。
(三)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绿色化
新时期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需注重农业绿色化进程,尤其需要关注农业领域科技绿色化发展,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内容,合理布置农业绿色科技运用方向,通过整体布局、定向落实的方式使得农业绿色技术得到充分普及。乡镇政府、村委会可集中进行耕地规划,在定点耕地中运用绿色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如应用智能肥料、纳米农药等,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解决过往存在的农药残留、土壤污染等问题。地方政府应积极宣传农膜回收政策,推广加厚地膜,为农户购买绿色农膜提供支持,从而使得农膜能够获得循环使用,同时可研发推出废弃物资源化项目,如对禽畜粪便进行及时回收,兴建沼气发电等工程,以粪便废弃物作为主要资源实现沼气发电,或通过沼气池等方式对禽畜粪便废弃物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种养循环,为当地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农村地区应普及秸秆废弃物生态技术,如打捆直燃供热技术可以发挥秸秆废弃物作用,或结合循环种养殖理念,使得秸秆废弃物可以获得再利用。近年来,微生物科学技术受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关注,该技术可以在农林牧渔等多个细分产业中得到运用,打造产业生态循环,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可以提高生态环保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农业产业发展成本。
(四)开展机械自动化发展
农业生产机械自动化具体是指以先进农业领域机器设备为基础,在无须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形下,按预期指令或程序实现农业生产操控。机械自动化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流程,在标准化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集约化程度,避免由于人工操作失误或存在不规范生产而引发的生态污染现象。地方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研发满足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传感设备,设计推出精细化农业作业程序,提高先进技术工具运用范围,从而为农业机械安全、高效运行带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