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坚持群众百姓关注什么,平台就公开什么,主动公开政策文件、环境质量、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乡村振兴、政策解读、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信息1300余条,其中主动公开800余条,污染防治类信息200余条,生态环境质量信息300余条。
二是聚焦规范内容,提升公开质量。排查梳理我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规范性文件格式调整发布,目前我局计划印发的1件规范性文件于12月底前进行公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发布土壤、农业农村、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年度XX市生态环境状况、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为讲好XX环保故事,传播好老区环保声音,展现好皖西靓丽生态成色做出贡献。全力抓好公开质效,我局立足一手抓队伍,一手抓自查,确保工作落实有力度。充分发挥青年干部优势,合理配置人员,安排懂业务、善学习的年轻同志具体负责,每年至少开展2次专题培训,每半年召开1次推进会。坚持政务公开自查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每季度末对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开展一次全面自查测评,第一时间交办问题清单,限期整改落实;对县区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测评打分,第一时间通报检查情况,跟踪督办改到位;对于上级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梳理问题,分析原因,建立整改台账,举一反三。
三是突出环保特色。生态环境保护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决策执行贴近百姓,相比较而言,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意义更显重大。着力强化重点领域公开,每日发布全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日报,每月发布全市空气质量月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每季度发布全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重污染天气预警情况等,每年发布一期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通过“六·五”世界环境日、5.22生物多样性日、“124”法制宣传日、世界地球日、低碳日等环保纪念日系列宣传活动,切实提升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存在问题
---此处隐藏927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在文字解读方面依然比较薄弱,解读责任科室对政策解读理解不够,部分政策解读质量不高,存在简单摘抄原文、罗列小标题情况。二是个别栏目如领导政务、回应关切等更新不够及时。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不断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深入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切实提升公开质量和实效,方便群众、企业获取生态环境相关信息。
二是努力拓展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将重要政策解读与政策制定工作同步考虑、同步安排,不断提高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权威性。加强生态环境领域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是全力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专门机构建设,充实人员力量。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挑战,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加强信息公开人员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